您的位置: 首页 成果展示 学术论著 正文

李白文化研究(下)

2013年07月22日 15:29  点击:[]

李白文化研究(下)目录 

艾兹拉·庞德、艾米·洛威尔与李白的诗歌情缘  陈怀志
李白语言风格及形成的几大因素  曹利华,周莹,许珍,何青
从阿瑟·韦利到斯蒂芬·欧文:李白的西方形象  熊晓霜
李白“道论”诗歌中的生态诗格与人格  冯芬
李白反复吟咏谢安的原因探析  冯加亮
李白诗歌的符号美学分析  冯清贵
巴蜀丰富奇特的美丽神话为李白构筑了瑰丽多姿的浪漫诗境  甘成英,毛晓红
从刘宓庆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理论分析李白诗歌风格的传译  高阳,唐静
李白辞赋的哲理内蕴与庄骚情结  何易展
浅析李白和谐思想的成因  胡门祥
大鹏之痛——论李白的志业之悲  黄全彦
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及李杜地位的确立  黄全彦,张德明
李白文化与当代文学、文化建构手探析  黄群英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对成都的三重地理构想  杨挺
李白安史之乱后诗歌及心态的文化解析  朱玉颖,张岩
李白诗学理论探析  景志明,花志红,叶俊莉
李白诗性人格形成原因初探  林平
关于李白诗歌的美学探索  刘传来,刘菊华
李白杜甫的“白发”“愁”诗浅探  刘健
论李白的序文  张起
论李白对李调元的影响  旷天全,王雪琴
李白形象网络受众接受研究——以《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为例  梅红
李白妓女诗与唐代隐逸文学  漆娟
论李白诗歌创作的思维模式  唐春兰,彭燕
李杜诗歌“万、千、百”夸张艺术比较  唐晋先
李白诗歌中道家思想的译介  唐静,高阳
唐人之李白序志碑传辨读  杨栩生,沈曙东
李白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  王欢妮
李白求仕心理在其诗酒中的表现  肖兴政
我国名人故里旅游品牌争夺研究——以李白故里为例  谢泽氡

上一条:李白文化研究(上)
下一条:毛晓红、甘成英:一方四川滋养一方李白

关闭

  •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绵阳师范学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 联系人:冯老师 电话:0816-2579098      传真:
  • 邮编:621006 E-mail:libaizx@yahoo.cn COPYRIGHT@2010 ALL RIGHT BY JGYEY